编者按: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自上次党代会以来,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铸魂育人中不断激发活力,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凝聚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校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之际,特推出“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主题巡礼,全面展示学校改革发展历程,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今天推出《康复医学院:凝聚改革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努力开启建设高水平康复医学院新篇章》。
凝聚改革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努力开启建设高水平康复医学院新篇章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历任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奋力拼搏的基础上,康复医学院党委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坚持党建引领,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核心,改革先行,在服务大局中履职尽责,在守正创新中砥砺前行,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学院的党建水平和事业发展迈出了崭新步伐,新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一、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加强,理论武装持续深入,党委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学主体责任更加有力,不断完善议事规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学院党委把关定向、科学决策、领导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通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党纪学习教育、创先争优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全院师生展现出了只争朝夕、追求卓越的良好精神风貌。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近年来我院教职工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7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5人,获校级文明教师称号8人、优秀班主任称号14人、“大美学工”十佳辅导员称号3人。干部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动力活力显著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持续提升,连续4年被学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层层压实,巡视、巡察全覆盖,大统战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工作努力争先,离退休工作不断加强。

2024年学院党员代表大会
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科学编制并认真落实康复医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逐步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本科教学方面:新增中医康复学、康复物理治疗学2个本科专业,2023、2024连续2年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荣获校友会中国大学医学技术类专业名A++(5星级),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持续提升教学保障水平,斥资590万元建立了3000平方米的康复实训中心。不断强化后期临床教学,新增教学实习实践基地15个。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了教学大纲,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5项、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项,获批校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20项;参与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教育厅微课视频比赛一等奖5项。承担2部全国中医药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和5部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全部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并应用于学生教学。积极组织教师参编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五五”规划教材6部、职普融通教材6部、河南省第二批“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作为学校“立德树人”成果的生动展现,我院学生党员王亚星敬老孝亲,尽显新时代大学生担当。获全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大赛一等奖1人、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二等奖3人、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一等奖2人、河南省挑战杯三等奖2人,河南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康复医学赛道团体二等奖1项。研究生方面:新增中医康复学及康复治疗学两个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2025年获批医学技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1个,目前康复医学院共有研究生导师2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截止目前共计授予学位81人就业率100%。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4人、校级优秀毕业生8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4人;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2人。教职工获河南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先进团队1个,立项河南省研究生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与实践改革项目1项。
立德树人学生榜样-王亚星
医学技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名单
三、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牢固树立人才强院战略,持续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康复医学院现有中原英才系列--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原名医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优秀博士后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3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优良的教师队伍已然形成。
四、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研究是康复医学院的重要任务,领导班子认真研究,系统谋划科研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推进科学研究走深走实。多次修订《康复医学院年终绩效分配办法》《康复医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康复医学院科研奖励办法》等文件,以结果为导向,加强科研管理,促进科研产出。打造科研平台,推动科研创新,激发科研内生动力,斥资400万元,建立河南省中医康复中医药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我院获批国家自然基金7项,河南省杰出科技创新人才基金2项、河南省科技计划16项,获批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课题3项、普通课题10项,获批河南省高校重点课题11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成果奖1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到账科研经费1823万。共发表SCI和中文核心论文213篇,冯晓东教授团队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授权发明专利5项,出版论著12部。
五、学科建设内涵不断深化。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加大建设力度。2024年中医康复学科顺利通过建设期验收,河南省新一轮重点学科“中医药工程学”和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中医学学科“中医康复方案与技术方向”完成年度任务考核,在学科平台的依托下组建了一支科学合理的学科队伍,并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学科培养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青A、青B)2人,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68人;自2021年校级重点学科成立以来,立项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30项、厅局级课题52项;获省级科研奖励2项,厅级科研奖励12项;发表SCI论文25篇、中文核心125篇;举办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活动76人次;参与社区义诊活动10余次,服务人数达3000余人。
奋斗充满艰辛,成绩令人振奋。回望过去,我们高擎信仰之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强化政治担当,在实干中践行历史使命,在奋进中铸就政治忠诚。我们聚焦学校“双一流”创建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先行、优化布局、创新发展”的科学路径,谋全局、聚合力,奋力书写崭新篇章。多年的探索实践和跨越式发展,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必须自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建设贯穿到学院发展的全方位、全链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总钥匙和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先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绩效改革为重要抓手,突出贡献和奉献导向,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
必须坚持师生为本。以师生为本是学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惠及师生的理念,充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将全院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来。
必须坚持文化赋能。文化是大学创新与发展的灵魂和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与其他的院部相比,康复医学院虽成立较晚,但在多年的砥砺奋进中,我们也逐渐孕育并形成了彰显康复人文精神的文化标识,凝练了符合自身品质特征的院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团结一致,埋头苦干、扎实工作,求真务实,争先进位,不断推进学院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坚持党建引领,以优异成绩迎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