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奋力创一流丨以社会合作的创新实践 助力中医药强省与学校高质量发展(二十八)

发布时间:2025-02-21   消息来源:社会合作办公室

编者按: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自上次党代会以来,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铸魂育人中不断激发活力,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凝聚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校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之际,特推出“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主题巡礼,全面展示学校改革发展历程,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今天推出《以社会合作的创新实践 助力中医药强省与学校高质量发展》


以社会合作的创新实践 助力中医药强省与学校高质量发展


河南中医药大学社会合作工作围绕学校第一次党代会部署,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积极拓展社会合作领域,为中医药强省建设和学校“双一流”创建注入强大动力,持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机构组建与整合

(一)社会合作办公室成立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社会合作工作,做好顶层设计,于2024年6月专门设置社会合作办公室,整合了学校校友会、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帮扶工作、医院管理、继续教育管理等部门,协调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等资源,通过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新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成立5个专职科室,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主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解决制约部门发展的瓶颈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党支部建设

同年11月,社会合作办公室成立第一届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基金会工作与荣誉

(一)规章制度建设

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先后出台《河南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河南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监事管理制度》等12项规章制度,规范基金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确保活动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

(二)财务情况

自2018年以来,基金会共收到捐款1.47亿元,利息理财收入约648万元,到账财政配比资金6945万元。2024年度基金会新增签约协议4513万元,其中已签约捐款协议1513万元,已签约科研合作资金3000万元,年度捐款入账金额1113万元。在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共计支出1000余万元助力学校发展。

基础建设:张仲景实验室、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装修项目共计支出255.6万元。

人才培养:第三届仲景教学名师奖励、丁樱奖学金、济人奖学金、羚锐奖学金、永昌助学金、大参林奖学金、固生堂基金、沪豫人才培养工程、大美学工十佳辅导员奖励、常菁奖学金等共计发放187.4万元。

科学研究:2023年度高层次科研奖励共计支出480万元。《中原医药学概论》编撰共计支出9.5万元。

校友会信息化建设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共计支出28.1万元。

(三)管理与荣誉

项目申报与会议:完成2024年度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召开2024年度第一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了《2023年度工作报告》《2023年度财务工作报告和2024年度财务预算》及《2024年度投资理财方案》。

资质认定:获批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国税局联合认定的2023-2025年度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为争取个人和企业捐赠争取了便利条件。

年检与审计:顺利通过民政厅2023年度年检和2023年度“高层次科研奖励”、“俊学科研楼周边绿化提升工程”两项重点项目专项审计。

获得荣誉:积极参加河南省清廉社会组织创建活动,完成汇报、实地考察和现场查阅台账等工作。2024年1月,被评为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示范点培树单位(全省共4所高校入选)。



三、帮扶项目与成果

(一)特色项目实施

围绕“两院一企一校两平台”特色帮扶项目,校班子成员先后到实地调研、对接帮扶工作次数60次。

校地结对帮扶学校先后选派2名专家担任副院长,46名专家长驻带教,帮助新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并通过三级综合医院执业评审。2024年度,附属医院全年选派10名长期帮扶专家在新县人民医院、新县中医院进行60多次专业指导,指导教学查房80余次,参与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230余次,接诊患者2.8万人次,举行讲座培训80余次,带教年轻医师126人,推广运用新技术、新项目65项,开展“舒肺贴”等项目合作,利用学校科研、人才优势,为老区企业赋能。

定点帮扶:皮冲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多个便民服务站,累计义诊260余次,受益群众6000余人次。该村绿茶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15家,茶农年户均增收8000多元。与武庙集镇政府共建“皮冲村生态文化体验馆”,开发“采茶体验”“小溪寻宝”“品农家饭”等休闲娱乐项目,因地制宜共同打造皮冲村生态村、茶旅村的金字招牌。

电商与销售:利用“电商销售平台”和学校超市销售新县产品,年销售额达300万元以上;通过教职工节日福利等渠道购买新县农副产品,每年不少于300万元。

长甲基金帮扶工程:在新县、固始、内乡、新蔡、卢氏5个贫困县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暨大型义诊等活动,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000余人,义诊群众1500余人。





(二)成果与荣誉

校地结对帮扶工作连续5年获得全省高校考核第一名,定点帮扶工作连续3年获得全省高校考核第一名。2024年,“校地结对帮扶”工作巩固脱贫后评估工作中考核优秀;定点帮扶村信阳市固始县武庙集镇皮冲村党支部荣获全省“五星”支部。学校“党建引领、健康为基、茶药双优”精准帮扶项目获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一等奖,入选全国“第七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2024年5月,学校党委“创新帮扶模式,为乡村振兴赋能”文章在中共河南省委主管主办的《党的生活》期刊发表。学校“发挥高校特色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文章在《河南高教》期刊发表。同时,学校帮扶工作在《河南教育信息》2025第1期以专刊形式报王刚部长、宋争辉副省长专阅,并送各地市、省属高校领导传阅。






四、校友会建设与发展

(一)校友会发展历程

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友会自2018年10月经河南省民政厅审核批准正式成立以来,于2023年3月举办河南中医药大学首届中医药文创大赛,同年10月第二次校友代表大会暨校友会换届会议成功召开,12月加入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高校校友工作学术团体——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

(二)制度建设与活动

学校校友会制定《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友会章程》《河南中医药大学优秀校友评选办法》《河南中医药大学二级校友组织管理办法(试行)》等,确保校友活动有序开展。现校友分会组织涵盖校内校友分会、省内校友分会、省外校友分会、国外校友分会等共50个校友组织,形成了多层次的校友联络体系。聘请历届优秀毕业生作为校友联络员,目前已聘任200余名校友。

邀请各界优秀校友回母校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及研讨会超20余场,组织接待20余批次各届校友集体返校,运用智慧校友平台“返校预约”功能,协助2000余名校友个人及家人实现返校参观。河中医智慧校友服务平台测试版于2023年10月正式上线后,校友数据总数达20万余名,为学校及校友会的活动和服务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持。校友会微信公众号粉丝量已突破1.2万,共发布推文400余篇,单篇推文最高阅读量达3万余人次。2024年度荣获全国医药类高校校友会公众号总榜第9名,最具传播榜第4名,最受欢迎榜第2名。



五、社会合作与拓展

(一)合作项目与成果

校企合作自2017年以来,与广东固生堂中医养生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6项。并承担全省近40个、120余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技术指导任务,带动了近40万药农致富。

校地合作:与商丘市人民政府、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南阳市人民政府、新乡市人民政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等签订校地合作协议29项。

校校合作:与河南推拿职业学院、郑州市经三路小学、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签订校校合作协议10项。

(二)会议与战略合作

医疗工作会议:2024年度召开河南中医药大学医疗工作会,成立河南中医药大学医院学术共同体,探索校院协同、院院协作的高质量发展共赢之路。



产教融合大会:2024年度产教融合大会,64家医院、105家企业参加,促进产教融合。与河南省现代医药产业联盟、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10多家知名制药企业达成技术转移转化协议,推动中医药教育与产业联动。





战略合作协议:2024年度,与新乡市人民政府、安阳市中医院、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体育局、北京市肛肠医院等签订校地、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4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






(三)文化宣传与社会服务

中医药文化宣传:大力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共接待来校参观学习的中外来宾、校友、中小学及单位集体参观6000余批次,全力协助经三路小学共建全省首个中小学中医药博物馆。2024年度组织40余名教师为春华学校小学43个班级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共380余课时。

教职工子女入学:积极协调春华小学、经三路小学、郑州市郑东新区商都第二幼儿园等“共建单位”,为我校400余名教职工子女解决入学问题。




社会合作办公室将继续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聚焦迎接学校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这一工作主线,整合资源、凝练品牌,形成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和影响力的社会服务品牌项目,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