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奋力创一流丨外语学院:聚焦特色发展 担当时代使命 为服务中医药国际传播不懈奋斗(二十六)

发布时间:2025-02-19   消息来源:外语学院


编者按: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自上次党代会以来,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铸魂育人中不断激发活力,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凝聚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校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之际,特推出“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主题巡礼,全面展示学校改革发展历程,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今天推出《外语学院:聚焦特色发展 担当时代使命 为服务中医药国际传播不懈奋斗》。


聚焦特色发展 担当时代使命 为服务中医药国际传播不懈奋斗


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外语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双创”工作为引领,聚焦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时代使命,凝练特色,务实奋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擎旗聚力,党建引领促发展

学院党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政治核心作用发挥,扛牢举旗定向职能,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两化一创”工作为抓手,夯实基层基础,四个教工支部实现校级样板支部与“双带头人”全覆盖,英语专业教研室支部通过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牢固树立“一融双高”理念,以“培根铸魂、薪火相传、弘扬国粹、肩负使命”为指导思想,结合专业优势,打造“杏林星汉使者”“英美文学经典阅读工作坊”等特色育人项目,初步形成了“党建+教育教学”“党建+服务师生”“党建+精细管理”“党建+社会服务”等工作模式,成功打造了“杏林花开、红润外院”党建品牌,荣获学校首届党建优秀品牌,学院获评学校首届“标杆院系”培育单位,先后10余人获评省、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师生共建翻译硕士服务团荣获“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全国样板党支部党建活动



“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二、引育并举,人才强院提升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内培外引相结合,不断优化结构,建强师资队伍。实施学历提升工程,鼓励推动12名教师国内外读博,获批省级骨干教师、博士后人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项目;注重中青年教师学术素养提升,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国际会议同声传译、翻译及各类中医药交流活动,1人被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翻译专委会等授予岐黄国际传播奖,1人被中国翻译学会授予“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入选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全国多语种翻译人才库;加强岗位练兵,学院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省、厅级获奖37人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获评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教学标兵10余人次,1人获评学校“仲景青年教学名师”。



“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获奖


三、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显成效

学院科学论证、周密规划,围绕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教学创新,获批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教学研究分中心,立项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育人项目8项,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2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1项、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等省部级项目2项,获省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等20余项;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在学校首批开展AI阅卷试点课程,建立智慧语言实训室,搭建现代化实践实训平台;持续推进“三进”工作,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获批多项省级课程思政项目;积极拓宽实践育人途径,签订教学实践基地、就业基地和优质生源基地16个,支持学生参与各类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活动,获奖层次、人数不断刷新历史成绩,获国家级奖48项、省级奖300余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及证书


四、突出特色,提升学科竞争力

学院深入调研,依托语言与中医药文化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以中医药典籍翻译与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方向为特色亮点的学科方向集群,聚焦中医药典籍翻译、术语标准化、英汉双语语料库、中医药文化传播等核心领域,不断凸显学术特色。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获批校级重点学科,英语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先后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打造中医药外译与文化传播研究创新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成功立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计划,为我校首批立项的两个团队之一。近5年来,获批省部级项目43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5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SCI论文等高质量论文20篇,实现CSSCI论文突破;获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社会成果奖等省厅级科研奖项25项,出版教材著作120余部。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


五、发挥优势,助力中医药出海

学院积极探索外语专业教育与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融合发展路径。翻译实践硕果累累,出版《中医名言》《走进中医》等30余部中医药相关外语教材、译著、词典,为期刊翻译摘要150余万字、著作翻译600余万字、国际会议笔译10余万字,口笔30余场;积极参与“翻译河南”工程,《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医》《中医名著》等成果获省部级奖励;积极探索数字人文实践,中医药典籍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获批教育部、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软科学省部级立项,初步建成中医药语料库平台,含中医药专业相关的翻译记忆库数据110万句对;打造专业交流平台,组织承办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年会、河南省高等学校外语院系书记、院长论坛4次,不断扩大学院影响力;与省委外办共建河南省中医药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省级平台,主办中医药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高端论坛,为提升中华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贡献河南力量。



河南省中医药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省级平台



《走近中医》



《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医》



《中医名著》


凡此过往皆为序章。展望未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外语学院党委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坚守育人初心,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全面深化改革,探索特色发展路径,为学校“双一流”创建和中医药国际传播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