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自上次党代会以来,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铸魂育人中不断激发活力,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凝聚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校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之际,特推出“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主题巡礼,全面展示学校改革发展历程,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今天推出《承岐黄薪火、育杏林英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承岐黄薪火、育杏林英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务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立德铸魂,培养德才兼备合格人才”的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各项改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提质增效,为学校“双一流”创建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聚焦专业内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主动适应国家、区域战略及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推进新医科建设,构建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类专业体系,制定《“十四五”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关于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一流专业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和保障机制,实施专业负责人制,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指导。现有本科专业36个,包括中医学、医学、中药与药学、医护医技、医药相关等五个大类,覆盖医、理、管、工、文、教等6个学科门类。中医学、中药学等1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预防医学、药物制剂等12个专业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医学信息工程、运动康复、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中医骨伤科学、医学实验技术、康复物理治疗和智能医学工程等专业。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探索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充分融合的“双线并行”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新路径,制定《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传承人才培养改革实施方案》《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施方案》,推行中医药传承人才和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开设经典传承班和专业特色传承班。

中医药传承班选拔宣讲会
二、深耕课程建设,持续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出台《关于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课程建设统筹,制定课程建设规划,组建课程建设团队,保障课程应用质量,建设高质量金课,《生物化学》《品掌故话中医》等15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涵盖全部五类“金课”,数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第7位;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1门,获批各类省级精品课程77门,获批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出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成立课程思政中心,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和中医药学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开展校级课程思政工作坊,编写中医药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开展“结对子”工程,截至目前共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25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特色化示范中心2个。

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坊活动
学校出台通识教育、美育、劳动教育相关工作和实践项目实施方案,举办通识教育工作坊和“通识教育大讲堂”活动,构建“4门通识必修课+5个通识选修课模块”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99门线下及14门线上通识课程,其中4门获省级通识教育示范课程。
三、深植教材建设,打造精品特色教材
制定教材激励措施,出台教材奖励措施和职称评审教材加分办法,设立教材建设专项经费。近年来担任主编出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四五”行业规划教材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共22部。出版仲景和中药学术传承特色教材16部,出版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系列教材17部,编写第一批高等中医药特色通识教育系列教材12部,高等中医药经典选读系列教材7部,高等中医药课程思政案例教材12部,主编的《本草名著选读》《中医思维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等25部教材立项河南省规划教材。参编教材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1部和二等奖3部(均为副主编);主编教材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其中一等奖3部,二等奖6部;获批河南省新工科新形态“十四五”规划教材8部;获批河南省新兴战略领域教材建设团队1个。

部分省级“十四五”规划教材
四、提升学科素养,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完善学科竞赛体制机制,以“统筹规划、立项申报、赛后总结、两级管理”为原则开展学科竞赛工作,持续推进学科竞赛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学科竞赛获奖数量逐年增加,质量稳步提升。近五年获国家级竞赛奖项71项,省级竞赛奖项182项,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了师生竞技能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五、加强高教研究,引领学校事业发展
坚持“以研促教,以研兴教”,出台《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注重教改项目的培育和管理;制定《教育教学显著性业绩工作量计分办法》,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7项,获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项目167项,省级研究性教学系列项目33项。聚焦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高效课堂,精心组织学校首届本科教学创新奖评选,着力培养一批优秀教学骨干或教学团队,遴选一批教学创新典型,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进“课堂教学革命”,开创了教师潜心钻研教学、勇于创新教学、全力提升教学的新局面。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首届本科教学创新奖现场教学
六、深化实践改革,强化协同育人
强化实践教学顶层设计,构建“一主体三环节五保障一导向”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和“一体两翼双导向”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以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建设为载体,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推进实践教学手段方法改革。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门,省级虚拟仿真课程群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52 门。
立足河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标我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中医药特色优势资源,深化医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有附属医院15家、教学医院31家、实习医院46家,与濮阳市中医院等教学基地共建全过程临床教学点3个,构建了完备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与企业、行业共建中药学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类等实践教学基地116个,积极拓展省外优质临床类实践教学基地11个,与新县人民政府、羚锐制药等政府、企业、行业共建省级特色行业学院3个和省级重点产业学院1个,与百度共建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立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及省级实践项目36项。获批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家,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家。

实践教学工作会议

行业学院、产业学院立项文件
七、营造智慧环境,赋能教育教学改革
持续改善教学条件,积极打造智慧教学环境,提升教学环境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助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加大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及应用力度,深入开展智慧教学研究,探索新型智慧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和智慧助教大模型构建及应用,增强线上教学互动性及答疑质量,提高学生线上学习体验及学习效果。依托智慧教室和智慧教学视讯融合平台,引进中国大学MOOC、课堂派、雨课堂在线学习平台在全校推广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师生覆盖率达到100%,获批省级智慧教学研究专项6项,2021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本科高校智慧教学示范校”。

改造后的智慧教室
八、加大招生宣传,规范招生录取和资格审查
教务部不断创新本科招生宣传工作方式,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全方位、立体式招生宣传工作。设立招生咨询综合服务大厅,招生咨询热线电话,由专人接待考生及家长的来电、来访,对考生及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到耐心解释、及时调查、积极沟通、快速反馈。创新本科招生宣传工作方式,调动在校生的招生宣传积极性,赴地市中学开展招生宣传。与校团委联合举办“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我为河中医代言”大学生寒假返乡招生宣传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规范做好普通本科招生录取工作。招生录取工作期间,本科生招生办公室精心组织、统筹协调,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规范招生工作程序和流程。坚持公平公正,规范开展新生资格审查工作,学校成立了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录取资格复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我为河中医代言”大学生赴生源高中招生宣讲培训
九、强化质量监控,构建质量文化
学校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制定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标准,形成了标准明确、运行有效,评价、反馈、改进闭环的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健全多元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行学校、学院、基层教学组织三级评价管理,通过加强过程性评价、引入第三方专家、细化评价标准等,不断推进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强化质量主体意识,严格落实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要求,营造浓厚质量文化氛围,推进“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将学校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