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奋力创一流丨聚焦立德树人 追求卓越发展 全面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出新出彩(十五)

发布时间:2025-02-14   消息来源:研究生工作部(处)


编者按: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自上次党代会以来,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铸魂育人中不断激发活力,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凝聚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校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之际,特推出“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主题巡礼,全面展示学校改革发展历程,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今天推出《聚焦立德树人 追求卓越发展 全面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出新出彩》


聚焦立德树人 追求卓越发展 全面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出新出彩


自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研究生教育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要求,把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新时期发展的重点任务,通过优化学位点布局、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举措,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导师队伍建设、人才培育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2023年,我校荣获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23年,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荣获“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优秀团队”称号


1.学位点布局持续优化。圆满完成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学位授权点专项核验、周期性合格评估等工作,学位点结构持续优化,覆盖面更广。2024年在新一轮博士硕士授权审核中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目前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位授权点布局大幅拓展,涵盖了医、理、工、法等4大学科门类,为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奠定了基础。2024年中西医结合博士点获批,实现了我校主干学科——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博士点的全覆盖,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任

务。



学校学位点变化趋势图


2.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1)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扩大2018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由2018年的614人增长至2024年的1258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2.70%,增幅为104.9%;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由2018年的30人增长至2024年的96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1.15%,增幅为220%。

2018年我校首次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8人,占当年硕士招生规模的1.0%;2024年增加至42人,占当年硕士招生规模的3.1%,年平均增长率为31.8%,增幅为425%。2020年我校首次招收“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4人,占当年博士招生规模的8.5%,2024年“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增至28人,占当年博士招生规模的29%,年平均增长率为117.9%,增幅为600%。不同层次研究生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均实现了持续提升。




2018年以来硕士、博士招生人数




2018年以来硕士、博士生源质量不断提升


(2)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核心,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现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优质课程18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精品在线课程9门、精品教材8部、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26项。同时,荣获多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202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河南省排名第六。



2021年,研究生课程《中药炮制学专论》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22年,学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3)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建立了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重复率检查、匿名评审、科研原始资料审查、论文预答辩、答辩“七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学位论文全过程控制,有力促进了学位论文质量的稳步提升。近3年(2020-2023年)荣获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5篇;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均为100%。

研究生代表性成果逐年增加,累计荣获“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二等奖1项、国家级挑战杯铜奖1项、创新创业赛事国家级奖项7项和省级奖项73项,荣获省级以上单项表彰的创新创业研究生超过32人,尤其是2023年在我校承办的“岐黄杯”第十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风采奖2项,为历年来参赛高校最好成绩。2020-2024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4144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548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913篇;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95项;参编(翻译)著作、教材148部;荣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204项;获其他成果402项。

截至2024年12月,我校共授予研究生硕士学位41届10098人,博士学位9届224人。据统计,2018年以来我校授予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数4955,占硕士学位总量的49.4%,2018年以来我校授予博士学位研究生人数207人,占授予博士学位总量的97.6%。



2023年“岐黄杯”博士论文大赛颁奖现场



2024届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现场


3.产教融合更加细化。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分类培养,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2024年首次开展了专业学位行业导师遴选,112人被增列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同时,学校不断深化与医院、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省级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12个,研究生工作站2个,其中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基地分别于2016年、2022年在终期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24年与郑州市中医院等6家单位签订实践教学基地相关协议,并予基地授牌,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优势高效融合,确保中医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质量。



2024年,校长王耀献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6家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


4.导师队伍水平稳步提升制订《河南中医药大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开展研究生导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研究生培养各环节、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等培训,持续提升导师队伍建设水平。2022-2023年,我校7个导师团队荣获“河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0人荣获“河南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24年,“以立德树人职责落实为核心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路径”获批省级师德师风实践案例。

学校现有在岗研究生导师97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77人、硕士生导师793人;校内导师743人,校外兼职导师227人。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正高级职称459人、副高级职称398人、中级职称113人,已经建成一支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40~49岁导师人数占比导师队伍总数的45%,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科研、教学、临床的骨干力量,良好的人才梯队已逐渐形成。



2023年我校首届“河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我校研究生导师结构图


未来,研究生教育培养将瞄准科技前沿和医药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位点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推动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造就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