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奋力创一流丨扎实落实人才强校核心战略 着力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三)

发布时间:2025-02-09   消息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人才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


编者按: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自上次党代会以来,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铸魂育人中不断激发活力,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凝聚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校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之际,特推出“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主题巡礼,全面展示学校改革发展历程,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今天推出《扎实落实人才强校核心战略 着力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扎实落实人才强校核心战略 着力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人才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教工部)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孜孜追求不止、探索步履不息。


明方向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教工部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引领,集聚广大教职员工、优秀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过去五年,教工部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一是落实责任,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实效。学校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成立师德师风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统筹推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等4个文件,从制度上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坚持师德失范零容忍,增强风险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失范处置预案,坚决杜绝师德失范对学校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二是加大宣传,营造崇尚师德良好氛围。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自觉践行师德师风规范,不断提高自身品德修为和师德师风水平。将政治把关和师德师风考评工作贯穿人才引进、教师聘用、晋级晋升、年终考核、评奖评优等全过程,获河南省教育厅师德教育主题征文奖励17项,入选师德主题教育优秀案例6项。



三是打造品牌,发挥名师引领示范作用。运用多种方式选树先进典型,先后组织三届仲景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发挥名师引领示范作用,共评出了14位仲景教学名师和31位仲景青年教学名师,“仲景教学名师”教育品牌,在校内外都引起了巨大反响。新增“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个,中原教育教学领军人才、省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省教学名师、省最美教师26人次。


育人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通过制度设计和机制保障,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人才培养,是教工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学校完善教师学术评价制度,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同时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教工部遵循“引育并举”方针,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2018年,发布《 河南中医药大学“仲景学者”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试行)》,实施“仲景学者”工程和“学科特区”计划,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推进顶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流师资队伍。五年来共引进培育“仲景学者”高层次人才111人,包括仲景领军学者7人,仲景优秀学者3人,仲景骨干学者12人,仲景青年学者A类49人,仲景青年学者B类40人。新入职博士251人,有力助推我校中医学“双一流”创建。入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国家特殊支持人才计划、岐黄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称号33人次,中原学者、中原英才计划领军人才、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特聘教授、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省级人才称号84人次。这些人才已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瞄准基础前沿,用事业打造中医药人才集聚平台。过去五年,学校先后获批建设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豫药全产业链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西医防治重大疾病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平台,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推动学科“大交叉”、承担国家“大项目”、打造攻坚“大团队”,充分发挥人才协同效应。


助成长 创新人才成长支持体系


构建“五维阶段式”立体化教师教学培训体系,形成了“五位一体”特色鲜明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体系,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近年来面向学校及省内外中医院校教师开展各类教师教学发展活动,年均参与教师达3000人次以上,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着力培育青年人才,成立了青年科学家沙龙协会,加强青年教师的国内外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修学习,提升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选拔具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导师制、研修班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



加大博士后招生力度,成功申报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助力学校科研实力提升和高层次人才培养。2017年以来培养省青年骨干教师49人,立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46项,先后荣获“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铜奖各1项,我校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记功单位、河南省优秀博士后工作管理单位,中医学、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制定、修订人事人才相关制度23项,确保人事人才服务制度规范。主动开展全校教职工档案专项整理工作,积极解决影响教职工职称职务晋升、工资待遇兑现、退休的档案问题。完善职称评审办法,按教师类型分别设定评审条件,开设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扎实做好劳资工作,用心服务教职工工作,提高教师获得感。

六十余年的厚重积淀,改革创新的蓬勃发展,给予河中医人自信和力量。面向未来,教工部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人事人才工作,为学校早日实现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建设目标提供坚实的人事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