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奋力创一流丨担当有为 守正创新 奋力开创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二)

发布时间:2025-02-07   消息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博物馆


编者按: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自上次党代会以来,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铸魂育人中不断激发活力,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凝聚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校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之际,特推出“喜迎党代会·奋力创一流”主题巡礼,全面展示学校改革发展历程,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今天推出《担当有为 守正创新 奋力开创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担当有为 守正创新 奋力开创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质增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一、把握政治高度,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组织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研讨会



学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荣获优秀组织奖等21项省级荣誉


学校党委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工作始终,对标“深学细悟笃行”抓好理论学习。聚焦体制机制基础点,以《关于建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提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的实施办法》《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实施办法》等制度体系为刚性约束,规定每周二下午为理论学习时间,严格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和巡听旁听、督导指导等制度,科学把握“全面学”和“重点学”,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突出主题教育关键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标准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各项主题教育,聚焦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国全省中医药大会精神开展辅导式、研讨式、沉浸式、互动式学习,开设专题网站、专栏,策划、发布系列学习宣传报道、热议文章、视频专题报道等5000余篇,以学懂弄通、指导实践为重点强化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筑牢意识形态根本点,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以“四个纳入”层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党委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累计召开26次分析研判会,基层督查17次,落实舆情周报、月报制度,做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省委巡视整改任务件件有着落,处处见成效。锚定指导实践落脚点,将培训轮训、宣讲研学与理论武装充分融合,在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习路径、扩大学习规模中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使其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广大党员干部知行合一、实干笃行、能为善为。学校荣获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高校活动优秀组织奖”,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荣获优秀组织奖等21项省级荣誉。


二、把握育人效度,坚持立德树人,汇聚工作合力



获批河南省首批“三全育人”改革试点高校



召开立德树人行动讨论会



《立德树人行动计划》获批河南省2023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学校党委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心用力用情培育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谋篇布局开出好方子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一把手工程,按照第一次党代会的把向定调不断改进完善,在“十四五”规划中专门研制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五年专项规划,常态化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加强顶层设计,先后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10余个,覆盖思政工作体制建设、组织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等多维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守正创新走出“新路子”。学校以获批河南省首批“三全育人”改革试点高校为契机,于2019年探索实施立德树人行动计划——基于中医“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思维指导育人实践,将落实根本任务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人才培养各环节、办学治校各方面。六年间,学校以十大育人行动为牵引、40个重点项目为主导、116个一般项目为依托、17个特色品牌项目为补充,有效推动了学校各部门单位和各学院书院深入思考、深挖要素、精准施策、改革创新,形成了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育人新机制,构建了“三全育人”新体系,完善了“五育并举”新举措。获批河南省2023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并作为我校第五轮教育教学评估示范案例提报教育部审核。开拓进取亮出“金点子”。学校顺势互联网时代发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将网络思政作为提升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深耕细作,持续推出一批粘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网络育人精品。成功获批“全省网络文化建设试点高校”“河南省教育融媒体创作基地”“全省高校‘融媒体+育人’”工作培育单位,获评全省“最具影响力校媒”称号。


三、把握宣传广度,提振发展信心,凝聚精神力量



学校“融媒体+育人”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制定11项文件强化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融媒体中心投入使用



学校融媒体平台在2024年中青校媒排行榜中获得3次全国第一


学校党委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在平台建设上重“融”、在展树形象上重“量”、在内容创作上重“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多元矩阵拓宽宣传渠道。学校自2018年升级改版校园网3次、建设新闻网、一体推进“双微”建设,多年培育形成了10个校级新媒体平台、5个省级工作室、79个学校二级新媒体平台以及30多个省级、国家级平台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锻造了宣传员、评论员、学生记者团等883名专(兼)职工作队伍,切实增强了内外宣传力度。《网站建设与管理办法》《校园媒体信息发布“三审三校”管理办法》《新媒体管理规定》等11项规章制度不断提升了大宣传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2024年,学校专门开辟100余平方米的场地用作融媒体中心运营使用,从相“加”迈向相“融”,学校融媒力量掷地有声。协同发力树立良好形象。以大事要事和师生关切为宣传基点,推出文字类、视频类宣传报道1230余篇,不断为中心任务、全局工作增光添彩。8年来,学校官网发文14749篇;微博发文7.6万篇,点赞602.3万,粉丝7.8万;抖音发文1204篇,点赞146.3万,粉丝6.2万;公众号发文2561篇,点赞4.3万,粉丝14万;视频号发文892篇,点赞37.6万,粉丝10.1万;外宣报道13995篇次。精品内容成就特色品牌。学校系列宣传品牌百花齐放,正能量充盈。“仲景知识”推出2166期,“食疗本草”推出754期,“魅力河中医”推出2271期,“神农百草知识多少”推出382期。原创融媒体视频作品“识百草”60部,“青春的力量”55部,“青囊话本草”80部,“中医药强省有我”57部,“仲景方歌”90部,“中医英语小课堂”89部。“河中医人物”“师说”“青春的力量”“学子风采”“河中医老师的十二时辰”等栏目采写、报道近400位典型人物的励志故事,激励广大师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2024年,学校融媒体平台在中青校媒排行榜中获得3次全国第一;在省内高校融媒体月度排行榜中,获得5次第一、2次第二、3次第三,充分展示了学校融媒体工作的专业水准、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把握文化温度,深耕精神内涵,绽放文明之花



2023年获批“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



年均接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校大中小学生、外国友人等社会各界人士2万余人次,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



举办仲景中原中医药文化节



发起“沿黄九省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陶联盟”


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遵循,以文化建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精神传承涵养人文文化。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最美系列、感动系列等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选树身边榜样,构筑精神家园,在崇德向善中弘扬新风正气。学校先后涌现出国医大师、中国好医生、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获得者、河南最美医生等优秀教师群体。广大青年学生见贤思齐、以师为范,“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出彩河南人”最美大学生、“疫情防控先进群体”、河南省防汛救灾“身边好人”等优秀青年学子树立了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好榜样,彰显了我校人才培养的良好成效。文明创建丰富校本文化。学校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相结合,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全领域。2019年,我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校园;2023年,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荣誉称号,连续多年在省级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复查工作中位列省直单位第一阵容。2018年至今,在全省教育系统“两创两争”评选活动中,我校荣获“文明班级”21个、“文明宿舍”23个、“文明教师”26个、“文明社团”3个、“文明学生”45个、“文明网民”4个。多措并举弘扬特色文化。学校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擦亮仲景文化品牌,成立河南中医药大学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启动实施“钥匙工程”,着力推出“五个一批”。升级完善河南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植物园、仲景广场、药企展厅等文化场馆,充分发挥“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育人作用,组织讲解大赛,壮大讲解力量,年均接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校大中小学生、外国友人等社会各界人士2万余人次,广泛传播了中医药文化。蒲公英校园文化志愿讲解团入选全国大学生中医药志愿宣讲团。连续举办两届中原仲景中医药文化节,协同主办甲辰年首届郑州岐黄·中医药发展大会,发起“沿黄九省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联盟”,组织“沿黄九省区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为中医药强省建设贡献河中医力量。

新征程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学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代会提出的任务、目标、要求为指引,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持续发力,以“求真、求实、求准”“细致、精致、极致”的标准,把有高度的事情讲得有温度,把有底蕴的事情讲得有底气,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推动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